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杨开忠在政府管理学院成立十五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学界前辈,李岩松副校长,吴知论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热烈庆祝我院成立十五周年。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同事,向我们共同挚爱的学院致以衷心的祝贺和真挚的祝福!
 

      院庆是回忆过去、憧憬未来的时刻。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分享参与我院发展的一点历史和体会。
 

      大家知道,我院是联合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和城市与环境学系区域经济学专业组建。那时,王浦劬老师是政治学与行政学系系主任,我是城市与环境学系系主任。我非常有幸配合王浦劬老师参与了学院创始工作。
 

      我记得,1998年我们产生了建议学校成立政府管理学院的想法。1999年2月我应邀出席在台湾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召开的两岸都市发展与环境管理研讨会,期间同台湾中山大学汪明生教授深入交流了想法。从台湾回来,我跟王浦劬老师多次交流意见。同年7月,我从城市与环境学系角度正式向学校提出了适应我国公共管理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政府管理学院的建议。
 

      在学院创始中,方方面面的角色都是重要的。一方面,几方面军的融合使我院超越了单一的某个学科,适应了公共管理学科结合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和要求;另一方面,那时学校院系调整规定单一系科不能改组成立学校学院,只有几方面军的融合,才能诞生我们的学院。
 

      十五年实践表明,成立政府管理学院学校是正确的,政治与行政学系、区域经济学专业的选择也是正确的。从区域经济学选择的正确性来讲,我的体会一是符合区域经济学学科性质。区域经济学,包括城市经济学,既包括像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和我的老朋友Masa Fujita创立的新经济地理学之空间经济理论,也包括空间问题分析方法、空间公共政策和管理,而且后者是主要的,在中国尤其如此;二是符合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包括公共管理在内的社会科学呈现空间转向之世界潮流。2001-2002年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时,曾经专门研究过美国大学公共管理类学院学科建设,我发现城市与区域政策与管理是他们学术发展的一个主要领域之一。三是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巨型国家,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到毛泽东思想(如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论十大关系》、三线建设)、邓小平理论(如“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三个代表(如西部大开发)、科学发展观(如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习近平精神(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无不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治国理政不能不考虑空间维度,不能没有区域政策、规划与管理。事实上,在学校学院支持下,我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结合政治学、管理学创立了全国综合性大学第一城市管理专业并已将之建设成为国家特色学科,主持完成一系列国家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重大项目,发起创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亚洲区域科学会会议组织,已经成为国家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的主要学术中心和智库。

 

      我院是以政治学为主要基础,结合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和力量形成和发展的。十五年经验表明,跳出自家“一亩三分地”,协同创新、协同进化、协同发展是立院兴学的成功之道。学院的创立是政治与行政学系和区域经济学专业两方面协同的产物。学院成立后,我们及时地协同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理论、方法和队伍,不断创新,先后创立城市管理专业、公共政策专业、发展管理专业。依靠协同,学院不断创新管理政府、治理国家的学问,使我们的事业欣欣向荣。我们成功地经历了罗豪才-王浦劬、罗豪才-傅军两个时期,正在经历俞可平-燕继荣时期。在新的党政班子带领下,我院协同之道正在从宏观走向微观。这使人有理由相信,我们正在迎来一个辉煌发展期。

 

      大学乃大师之谓。各位老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牢记建院初心,讲正气、讲学术、讲协同、讲发展,把我们共同挚爱的学院办得越来越好!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