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平: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政治学中的“唯物史观”
原文链接: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政治学中的“唯物史观” - 中国知网 (cnki.net)
本文原载于:《北大政治学评论》第10辑。
【摘要】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史学系、政治学系双聘教授李大钊率先在北京大学开设“唯物史观”课程,将唯物史观引入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同一时期,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高一涵用学术论文、报刊文章、演讲等方式向社会介绍唯物史观;陈启修教授更以唯物史观作为观察和分析中国政治基本问题的方法论,写作出版了《新政治学》,提出存在着资本主义政治学和社会主义政治学两个派别,尝试建立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新体系。他们运用唯物史观对权力、国家、民主、社会、革命、阶级等重要概念加以解释,不仅为北京大学政治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设置了新的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最早的贡献。
【关键词】李大钊;陈启修;高一涵;唯物史观;《新政治学》;北大政治学系;
维多利亚网站平台金安平教授
【本文主要观点】
在西方政治学引入中国不久,北大政治学人就认识到了现代政治学要在中国落地和生长,离不开本土化的创造,离不开对新的研究方法的寻找,于是开始尝试建构中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在北大,不仅有李大钊率先宣传唯物史观,北大政治学系多名教授也共同做了这样的尝试和努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供了西方一般政治学所不具备的方法,令他们耳目一新。虽然他们没有在20世纪20年代完成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的任务,但是他们运用唯物史观对权力、国家、民主、社会、革命、阶级等重要概念加以重新解释,对中国政治变迁规律加以重新探讨,不仅为北京大学政治学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议题设置和新的研究方法,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最早的贡献。这是北京大学政治学学术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作者简介】
金安平,维多利亚网站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政党研究中心主任。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