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第五届“北大-复旦国家治理深度论坛”圆满结束

  2021年5月8日至9日,第五届“北大-复旦国家治理深度论坛”在维多利亚网站平台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广州大学、山西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国科学院、三亚学院、《学海》杂志社等近3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经验与理论构建”主题共同深度探讨学术前沿问题。论坛吸引了诸多在校教师和学生旁听。
 

  
 

  维多利亚网站平台院长燕继荣教授代表学院对论坛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学者和现场听众莅临北大政府管理学院表示诚挚的欢迎。燕继荣教授指出,经过六年的深入发展,论坛形成了制度化的组织机制,参与论坛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且年轻化,论坛的话题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论坛已经成为政治学公管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思想交流平台。燕继荣教授鼓励与会学者用学术思想雕刻时光,为改革开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对维多利亚网站平台积极筹备论坛表示感谢,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苏长和教授回顾了论坛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论坛不仅深化了政治学的研究议程,也让两校两院形成了制度化的合作机制,成为了学界的一个重要品牌,为学界树立了学科相亲的榜样。
 

  
 

  论坛开幕式由维多利亚网站平台黄璜副院长主持。他介绍了本次论坛的概况。本次论坛共收到全国30多所院校的近200篇论文投稿,经过专家组的匿名评审,最终评选出了40余篇参会论文。

  在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大学王丽萍教授和复旦大学郑宇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分别以“公共政策比较及其学科意义”和“贫困治理的三重机制”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王丽萍教授介绍了政治实践中的“肯定性行动”概念,分析了其含义、分类、进展及相关的研究维度,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公共政策比较的理论意义。她认为,公共政策应当作为“功能等价物”,以推动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回归”,公共政策研究可以构建一种“复数的政治学”,并将有助于中国政治学发展成为一门兼具价值亲和与理论亲和的学科。
 

  
 

  郑宇教授深入讨论了贫困治理机制。他认为,贫困治理可以采用联动、协同、演进三重机制,这三重机制的联合作用将使经济由不平衡发展逐步转向平衡发展。他结合三个典型非洲国家(加纳、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的案例,分析了这三重机制在不同国情之下对贫困治理的影响。他指出,贫困研究应当考虑多层面的政策演化过程,避免“见木不见林”的研究陷阱。

  开幕式后,与会学者围绕“国家能力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政策过程”“历史维度中的国家”“经济与廉洁治理”“比较政治”“组织与治理”“数字治理”“大国政治与区域治理”“精英政治”“地方治理”十一个分设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学术交流与探索。
 

  
 

  在第一场“国家能力与国家治理”分论坛上,北京大学杨立华教授基于中国特色提出了“人民治理”的重要概念,他指出人民治理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政府治理的共同本质,人民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政府治理和人民治理的终极主体、客体和目的。同济大学刘淑妍教授和博士生谭笔雨基于政府作用与政府职能的理论演进,对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们关注了政府有效性的概念,认为在当前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上,中国政府应更加重视其整体性、可参与性、合作性,努力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并平等对话。中山大学的王清教授和硕士生颜添成通过实证案例研究,探讨了当代中国国家基础权力的形成及其发展逻辑,她们发现,国家发起的保护型中间人(信访社工)是国家基础权力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中间人更加遵从国家的意志,以完成国家意志为主要目标,保护社会只是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北京师范大学刘丽莉助理教授和连宏萍副教授通过对扶贫案例的实地调研,发现中共党组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权力也正是通过基层党建实现了对农村的深刻影响。评议人复旦大学王正绪教授从中国实际、治理内涵、国家基础性权力作用机制、党和社会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这些论文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论坛第二场会议以“社会治理”为主题。复旦大学范梓腾博士与对外经贸大学宁晶博士的研究认为,中国从事常规任务的群体可能会更加面临自动化的替代风险,这样的替代风险对常规任务群体的养老福利需求有正向的影响,对医疗和再分配政策需求没有正向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曾建丰研究“业主自管”和“委托管理”两种模式中哪种模式会成为回迁小区物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他通过对鄂中南井村的征地回迁和物业管理实践的个案研究发现,回迁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选择是涉及回迁村民、村集体、基层政府与开发商等多个行为主体的共同决策。天津大学胡业飞助理教授、硕士生李翯瑶和首都经贸大学张怡梦博士的论文关注新技术驱动下的治理改革中的失败案例是何以失败的。通过案例研究,他们提出以技术为核心的改革结果受是否占据运转过程中所有关键环节位置、是否具备“比较刚性优势”两方面规律的约束。点评人北京大学曾渝助理教授组织研究者们对以上论文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案例进行了讨论。
 

  

 

  在第三场“政策过程”分论坛上,厦门大学张钧智副教授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场域出发,运用研究统合法,探讨了国家、社会活动者、政治机会结构对政策变迁的影响,并具体讨论了在不同国家社会关系之下政策改变的路径。王振宇博士后与浙江大学顾昕教授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市县级行政单位内的族群多样性对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利用民族自治州这一政策实验,他们发现族群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而这种供给是通过增加中央的转移支付实现的。南开大学徐明强助理研究员探讨了扶贫工作中的人员动员问题。他发现,地方政府在扶贫工作中常常面临“编制约束”,即没有足够的编制人员去完成扶贫所需的各种事务。而由于扶贫的特殊性,政府无法采用诸如购买服务、编外用人等方式增加人手。因此,科层内部的人员动员便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他对这种动员机制的内在逻辑、考核标准、具体用途进行了分析。复旦大学曾庆捷副教授基于扶贫这一政策视角,探讨了监督考核对官员政策态度的影响。通过对9省基层官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他发现,监督考核的强度、工作量对于官员的政策态度有负向影响,上级部门的考核次数越多、强度越大,基层官员对现行减贫政策的评价和参与积极性就越低。评议人上海交通大学陈慧荣副教授从概念、理论、方法等层面评价了这些文章,与会者还对文章具体的测量对象、结论的运用范围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论坛第四场会议以“历史维度中的国家”为主题,博士生徐晶与清华大学的孟天广副教授通过对“三线建设”的历史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政治社会化进程以及教育普及这两种影响人们政治参与的机制,并认为“三线建设”等类似历史事件会提高人们的政治参与意愿与水平。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杨端程利用精英人物数据库分析了北魏、北齐以及北周时期的皇帝、精英与自然资源等历史状况,认为包容性或排他性的改革策略是影响北周、北齐两朝兴衰状况的关键。山西大学博士生余龙详细考证了明清时期晋陕豫沿黄交界区商绅参与仓廪建设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中商绅与国家、社会的联系,从这一角度阐释了明清时期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复旦大学博士生邓理系统性的分析了建国以来邮电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邮电系统的发展能够显著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并强化了国家与社会的联系的假设,并通过详实的论证分析证明了相应假设。分会场评议人北京大学马啸助理教授分别从论文数据来源的进一步完善,论文核心概念的明确界定以及论文相关的理论视角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现场的老师同学,如三亚学院张光教授、中山大学王清教授、湖南大学任皓助理教授也对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第五场会议以“经济与廉洁治理”为主题,东南大学曾瑜博士通过对判决文书的数据分析,发现扫黑除恶运动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司法弹性模式,说明法官努力使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政治压力,保持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平衡。山东大学王军洋副教授的研究关注监察委员会推动的高级别反贪总局改革是否取得了成效。研究重点分析了改革后监察委员会与同级党委的关系与互动。清华大学严宇博士后的研究关注在中国重大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价值观是如何跨代变化的。他通过对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与传统观点相反,经济不平等而不是经济繁荣促成了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崛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裕瑞副研究员和中山大学学生刘志航关注市场化对村庄发展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化有助于促进村庄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机制检验表明市场化通过促进村集体的发展进而提高村庄的发展水平,村集体承担着发展经济和社会整合的双重职能。评议人上海交通大学季程远助理教授从模型、方法、因果推论等角度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点评。
 

  
 

  在第六场“比较政治”分论坛上,北京大学费海汀助理教授分析了俄罗斯不同联邦主体的改革模式。他从改革动力(改革者)和改革可能性两个维度,评估了不同来源的联邦主体领导人在改革领域、次序、强度选择上的差异。通过比较他发现,大国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强执行力的中央政府,而中心化、经济为主、渐进的改革应当成为大国改革的共识。复旦大学温尧助理研究员基于政党的对外交流,提出了世界政治层面的政党行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政党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这一框架从制度化、开放性、不对称性三个维度观察了政党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从利益、禀赋两个维度提出了一个研究政党交流能动性的理论框架。北京大学博士生蒋光明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21世纪的五次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不平等的影响,他发现,疫情冲击将导致各国国内的不平等水平扩大,但能力较强的国家可以通过再分配来削弱这一影响。吉林大学蒋安丽博士讨论了年龄、受教育水平对亚洲14个国家的政治信任的影响。她首先引入了HAPC模型排除了代际因素的作用,随后,她发现,教育程度对政治信任有负向影响,而年龄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则表现为倒U型,而如果将年龄和教育因素共同考虑,它们对政治信任的影响便是多元的。由此她提出,年龄并非固化了政治态度,而是使之产生了很大的分化。评议人南京大学祁玲玲副教授从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的运用范围、数据的一致性等维度评价了这些文章,与会者还对文章的研究方法以及未来可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论坛第七场会议的主题为“组织与治理”,北京大学的田凯教授以组织规则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化为主线,通过新制度主义等理论视角,分析了国内C行业协会运作过程中的规则运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释组织治理规则实施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上海交通大学的陈荣慧副教授从“制度信誉”的角度出发,以广州市某地的土地股权这一非正式制度运转的实例,强调了制度的分配功能,探讨了“制度信誉”在制度的分配效用影响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复旦大学博士生栗潇远收集并分析了疫情期间S市H区这个都市中心城区2519位常住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认为常住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无及其社会身份类型是影响居民社会参与或志愿活动意愿的重要因素。复旦大学周凌一青年副研究员、湖南大学任皓助理教授以及北京大学马啸助理教授对地方领导人的访问行为进行考察,分析了影响地方领导人访问的具体因素以及领导访问的目的与作用,认为访问这一行为会带来明显的政策效果,同时,领导人的异地任职经历以及任期都会影响访问行为。分会场评议人北京大学的刘颜俊助理教授从论文的整体结构、行文逻辑、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对关键现象的定义等方面提出的相关建议。
 

  
 

  论坛第八场会议以“数字治理”为主题,复旦大学的柳美君青年副研究员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政府中的应用,基于该领域的大量国际文献,她对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展望。清华大学博士生黄种滨的研究将城市层面的社会经济数据与随机抽取的2000万条微博相结合,发现国家能力,包括再分配和信息能力,是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的重要决定因素。浙江大学博士生张莹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开放政府数据能力进行了界定,并讨论了开放政府数据能力与公民参与之间的关系。清华大学博士生郑思尧在他的研究中讨论了自上而下的问责作为一种提升支持的手段,通过对新冠疫情早期的问卷实验来说明公民对于问责机制的态度。点评人中国传媒大学的邵梓捷助理教授则在数据选取、文献梳理、概念测量、方法选择、图表处理上对于各篇论文进行了点评。
 

  
 

  分论坛第九场会议题为“大国政治与区域治理”,复旦大学唐莉教授通过对OAG数据等量化材料的分析,对中美之间的人才流动状况进行了评估,发现两国之间紧张的政治氛围对两国之间的人才与科技交流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相比贸易摩擦,中美之间的科教脱钩给中国长期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冲击更为严峻深远。广州大学王洁助理教授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概念进行了具象化,运用五个维度对命运共同体进行操作化,对主要的东盟国家进行了类型划分,发现东盟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的回应是有明显层次性的,且受制于大国关系的制约。南京大学祁玲玲副教授通过分析“美国选举研究”的数据发现,白人工薪阶层是一群沉默的保守主义者,从2016年到2020年大选一直坚定支持特朗普,他们积极评价特朗普的个人特质及四年执政,对民主党态度已日渐疏离。阶层投票并非与美国绝缘的现象,结构主义的理论仍然是理解当前美国政治不可或缺的视角。北京大学博士生谢思娴以及黄璜副教授对5G技术的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他们建立了分析5G技术的三维框架,进而分析各国对5G技术的政策取向,并且引入了技术势力范围概念,认为各国的5G政策是各国权衡多元化利益的结果。分论坛的评议人复旦大学郑宇教授从对关键变量的控制、数据来源、文章的整体结构与逻辑安排以及研究问题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视角对相关报告提出了宝贵意见。
 

  
 

  分论坛第十场会议题为“精英政治”,南京大学的黄杰助理研究员对中国商业家庭父代-子代体制内职业地位的传承进行了分析,认为父代的体制内经历显著提高了子代加入体制内单位就业的可能,并有利于子代在体制内获得较高的职业地位。父代体制内经历的代际影响具有非同质性。父代体制内经历作为一种先赋性资源对子代就业的影响受到子代其他资源禀赋的调节。上海交通大学季程远助理教授以高铁这一基础设施建设为案例,研究了地方精英与政策扶持的相关关系,以及地方精英影响中央政策的途径,尤其是府际游说的具体形式和机制。三亚学院的张光教授通过对中共一大至七大的中央委员会成员的量化分析,并以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为节点,对这一群体进行了阶段化的研究,并对六届中共中央以及中央委员会的流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中共中央委员会以及党的制度化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总结。华东政法大学陈川慜副教授通过对2008年至2017年间全国人大提案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研究人大代表对其选区的利益表达方式与程度,进而探讨人大代表的行为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分论坛的评议人复旦大学曾庆捷副教授从研究数据的处理方式、核心概念的阐释、相关理论的理解与运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
 

  
 

  论坛第十一场以“地方治理”为主题,上海交通大学的苏政助理教授从国际比较角度切入,说明了中国存在超越胡萝卜加大棒的化解犯罪策略,并通过回归模型说明了冲突化解政策如何有效减少犯罪问题。复旦大学博士生沈明杰讨论了中国的外资流入问题,指出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提升劳工保护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并提出要素禀赋治理的概念对这一悖论进行解释。云南大学的何阳副教授讨论了展示政治的问题,指出这一概念在学术研究中仍然比较薄弱,并基于政府官员直播带货进行了分析。点评人北京大学刘伦助理教授从理论深化、模型改进等角度对于文章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2021年5月9日中午,第五届“北大-复旦国家治理深度论坛”举行闭幕式。维多利亚网站平台黄璜副院长和复旦大学国家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曾庆捷副教授作为嘉宾受邀为论坛闭幕致辞。闭幕式由维多利亚网站平台马啸助理教授主持。
 

  
 

  黄璜副院长表示,论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此次论坛的召开恰逢建党一百周年以及维多利亚网站平台建院20周年,本次论坛是建院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会议议程紧密、内容丰富,综览古今中外,论述详细,对国家治理与中国理论的进步进行了充分讨论。近年来,国内国际风云际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论坛的发展提供了外生动力,希望“北大-复旦国家治理深度论坛”能够引领国内政治学、公共管理发展议题,打造国内相关学科领域顶级论坛,并对明年在复旦召开的下一次论坛充满期待。
 

  
 

  复旦大学的曾庆捷副教授认为,本次论坛的论文质量很高,突破了原有的研究范式,有很多的创新,论坛过程中的思想碰撞也代表着国内政治学共同体的共识正在凝聚。同时,论坛研究的话题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且,论坛内涌现出了很多年轻面孔,新一代青年学者正在崛起。国内的政治学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至此,第五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家治理深度论坛”圆满落幕。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家治理深度论坛是由维多利亚网站平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倡议发起的全国性学术论坛,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两校轮值主办。得到《北大政治学评论》、《复旦政治学评论》、《复旦公共行政评论》、《复旦国际关系评论》、《中国政治科学评论》(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中国政治科学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等期刊的支持。我们相信,通过两校两院的不断努力和论坛的逐渐发展,更多学者可以参与到深度研讨中,围绕“国家治理”主题展开互动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断助力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学科的进步。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