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斯文·贝克特教授“重新思考资本主义史”系列讲座举办
2023年10月18日至20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莱尔德·贝尔历史学教授斯文·贝克特(Sven Beckert)受邀在政府管理学院举行系列讲座。系列讲座主题为“重新思考资本主义史”,包含三场讲座,分别从地方视角、商品视角和全球视角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此次系列讲座受到北京大学“高端学术讲学计划”资助,在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社会科学学部的支持下,由维多利亚网站平台、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以及“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主办。系列讲座的成功举行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吸引了校内外师生数百人参与,产生显著的社会影响,还开阔了北京大学与国内学界比较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领域的学术视野。
斯文·贝克特教授1965年出生于德国,在汉堡大学获得历史学、经济学和政治科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大学莱尔德·贝尔历史学教授与资本主义研究项目主任,是研究资本主义政治史的重要学者。贝克特曾入选古根海姆学者(Guggenheim Fellow),并于2022年被选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其代表著作有《金钱大都市:纽约市与美国资产阶级的巩固》和《棉花帝国:一部全球史》。其《棉花帝国》一书获得了美国史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奖”(Bancroft Prize)和《经济学人》2015年最佳图书,荣获普利策历史奖提名,并入选2015年《纽约时报》十大图书,被译为日文、中文、韩文、土耳其文、俄文、意大利文、希腊文、德文和西班牙文等众多语言。其中,中文版荣获2018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贝克特教授的代表论文有《奴隶解放与帝国:在美国内战时代重建棉花生产的世界网络》、《从塔斯基吉到多哥》。此外,贝克特还主编了《美国资产阶级:十九世纪的荣耀与身份》、《奴隶制的资本主义:一部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史》和《全球的全球史:世界各地的研究和实践》。
斯文·贝克特教授的第一场讲座题为“地方视角下的资本主义研究:纽约市与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巩固”(Studying Capitalism from a Lo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ity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Nineteenth-Century American Bourgeoisie)。本场讲座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谢雯主持,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于留振、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张凯成评议。在讲座开始之前,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孙宏哲对贝克特教授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对接下来三天的系列讲座进行了总体性的介绍。首先,贝克特教授强调了资本主义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资本主义作为有史以来最具活力的经济秩序,其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展之一。对于资本主义的研究,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学者莫衷一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纷纷提出了不同理论和解释。在历史学界,资本主义研究近年来面临着一股热潮,新兴的资本主义研究重新关注历史,结合了经济、商业和劳工史的许多研究方法,但又将历史叙述融入了关于基本经济、社会和政治变革的故事中。在此种范式中,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并非理所当然的假设,其社会和地理分布其实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而商人也并非追求利润的原子化个体,而是嵌入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网络中的行动者。
其后,贝克特教授基于其于2001年出版的著作《金钱大都市:纽约市与美国资产阶级的巩固》,围绕19世纪下半叶纽约资产阶级形成的历史,探讨纽约经济精英在现代美国形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具体而言,至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纽约的商人、实业家和银行家形成了一个具有社会凝聚力和自我意识的阶级。此前的资产阶级是碎片化的、缺乏统一秩序乃至相互冲突的,实业资产阶级和商业资产阶级之间存在尖锐的对立。此后的资产阶级则截然不同,他们清晰地意识到一种新兴的独立阶级身份,力图在社会生活和政治上与其他社会群体表现出区隔。自由主义的发展与更新导致大规模的资本积累和大规模的无产阶级化,此种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加上全新规模的经济力量,转化为对国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导致纽约上层阶级于19世纪80年代进入美国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核心。
最后,贝克特教授总结讲座内容,并着重说明地方视角历史研究的特点。对地方历史的精细研究,使我们可能看到作为社会和政治行动者的资产阶级成员,看到阶级如何在政治论争、集体行动和政治组织的动态中形成,意识到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网络的重要性;使我们打破男性中心的资产阶级阶级形成观,展现资产阶级女性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近距离观察各阶级部门如何接受不同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其偏好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由此看到作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工程的资本主义。当然,也应该看到地方视角的局限性,它可能使我们忽略区域间、全国乃至全球层面的经济与政治。
斯文·贝克特教授的第二场讲座题为“商品史视角下的资本主义研究:棉花与现代世界的形成”(Studying Capitalism Through the History of a Commodity: Cotton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本场讲座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讲师焦姣主持,由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天助理教授评议。此次讲座介绍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帝国——“棉花帝国”,贝克特教授的相关研究见于其著名的同名著作《棉花帝国:一部全球史》中。该书具有三重贡献:第一,棉花的历史在范围上是极其全球化的,因此,从棉花的角度看待资本主义,超越了传统的以国家历史为中心的历史,而是进入了全球史的范畴。该书也试图将对当地发展乃至个人境遇的讨论与全球视角结合起来,从不断变换的视角来描述棉花的世界。第二,该书通过作为在长时间内处于资本主义历史中心的棉花讲述资本主义的故事,并强调资本主义的历史特殊性及其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化,试图通过详细的实证分析来理解资本主义的实际运作。第三,该书选择将实物置于叙事的中心,超越了专注于伟大人物、抽象过程或政府政策的传统手法,并允许我们超越民族国家的历史,将相距遥远的地域联系起来,以解决世界历史中的大问题。
贝克特教授解释道,之所以选择棉花,是因为棉花是过去500年里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棉花在世界各地的生产、贸易、货币,以及社会生活乃至神话、宗教中都扮演着重要作用。即使是棉花长期处于边缘地位的欧洲,欧洲人也早早地控制了全球棉花网络,而这事实上是工业革命过程的核心。工业革命之后,棉花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棉花一度成为英国乃至欧洲各国最重要的产业,而相应地,印度在全球棉花产业中的优势被削弱,美国则因为原棉出口而奠定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此外,棉织品在全球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棉花为中心的历史观将改变我们对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世界之形成的理解。第一,以棉花为中心的世界观表明,我们需要从一个更加全球化的视角开始,才能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第二,相互联系的世界不仅非常全球化,而且非常多样化,正如资本主义也非常多元化一样。第三,理解资本主义不仅需要关注工业和城市,还需要尤其关注农村和农业,特别是奴隶制。第四,全球化并不是一种新的发展,而是往往跨越巨大的空间并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事实上,资本主义的起源是全球性的。第五,政府行动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棉花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企业家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共同结果。
斯文·贝克特教授的第三场讲座题为“全球视角下的资本主义研究:资本帝国”(Studying Capitalism Globally: The Empire of Capital)。本场讲座由维多利亚网站平台助理教授罗薇主持,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助理教授周浥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生杨阳评议。此次讲座基于贝克特教授即将出版的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史的新书。贝克特教授提出,虽然资本主义已经决定性地影响了世界上所有地区、所有个体,但资本主义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其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张仍然是一个逐渐的、晚近的事情。然而,要理解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正处于资本主义之中,如何使我们与资本主义之间保持观察的距离是一个挑战。贝克特教授综述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各种理论后提出:在时间轴上,资本主义并非自古有之,而是近代世界的产物,但其起源时间则难以确定;在空间轴上,资本主义则可以被认为有许多起点。
在贝克特教授看来,第一,资本主义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物,在这个过程中,财富转化为资本并进行生产性投资,货币充当经济交换的中介,劳动力在市场上进行买卖。第二,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需要通过特定人群的利益、资源和权力的视角来看待,资本主义出现过程的漫长便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激进计划遭到固有制度、利益和结构的阻碍。第三,资本主义是一个以国家为中心的项目,资本主义的起源从根本上讲是关于国家逻辑和资本逻辑之间的一组特定的相互作用。第四,资本主义研究应该放弃欧洲中心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涉及全球各地,并从资本所有者在世界各地之间建立不断变化的联系的能力中获得活力。资本主义从来不是同质的、教条的,而是多样的、变动的。资本主义的多样性体现在劳工制度、劳动形式、领土制度、政治制度等。资本主义革命也产生了不同人群之间和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等级制度,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但又有等级差异的系统。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在于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的非教条主义性质。
在第三场讲座的最后,政府管理学院向贝克特教授献花并颁发了纪念牌,贝克特教授则赠送了五本英文版《棉花帝国》,系列讲座圆满结束。一些参加了三场讲座的学生表示,他们从讲座中学到了很多,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及其与政治关联、美国政治发展史、全球研究等领域的了解,是一次成功的、精彩的活动。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