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蓝志勇教授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发表演讲

  2023年2月25日晚,应维多利亚网站平台邀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蓝志勇教授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进行了《谈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多循环学习与创新》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田凯教授主持,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万鹏飞副教授和公共政策系主任杨立华教授及2022级公共管理硕士(MPA)班的同学们参与了本次论坛。

  蓝志勇教授首先介绍了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分类,并强调公共政策关系国家兴衰,制定公共政策需要进行组织学习。区别于个体决策,公共政策是对公众有影响的政府决策和执行行为的总和,具体可分为法律、行政命令、规定等多种类型。公共政策应秉持以民为本的哲学理念,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制定和实施。重大公共政策对于解决百姓疾苦至关重要,历史上不乏因政策制定不当导致国家衰亡的事例,因此决策者和研究者需高度重视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学习与创新问题。

  接下来,蓝教授讨论了学习与创新的必然性、目的性和辩证关系。他认为,唯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世界。学习的对象包括哲学思维、发展理念、公民素质、职业素养等。中国虽有学习的传统,但侧重于学习过去的文化和自然,并未充分地研究“学习”本身以及思考未来。学习与创新之间具有辩证关系,学习如果不得要领,可能反而不利于实现外向型创新。学习对于中国十分重要,自晚清以来取得的历次重要进步都源于政策学习和创新,比如清末变法、辛亥革命、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等。蓝教授指出了关于学习和创新的两个常见误区:假学习和表面学习。前者通常表现为创造名词但不改变实质含义,最终浪费资源;后者尽管在一定理论框架下取得了些许进步,但浮于表面而无法取得深层突破。应该警惕这两种误区,致力于深层学习,在个人层面转变思维模式、开展系统思考,在组织层面打造愿景,在系统层面进行深度理解,最终实现深刻且可持续的变革。

  紧接着,蓝教授介绍了经典的组织学习理论,并重点讨论了双循环学习与创新的关系。他以公筷使用的规范形成为例,阐述了彼得·圣吉(Peter Senge)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组织学习五步法: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以美国施乐公司、IBM等企业发展为案例,介绍了克瑞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提出的组织防卫问题。在此基础上,蓝教授从疫情防控、计划生育等政策切入,重点讨论了单循环学习与双循环学习的区别,以及组织如何从单循环过渡至双循环的问题。相比之下,单循环学习是以解决单个问题为目标的适应性学习,而双循环学习则是反复修正推理假设并重新选择战略政策,以不断改进政策结果的创造性学习过程。组织具有停留在单循环学习阶段的惯性,但在特定情形下,比如发生危机事件、存在内生或外力促成的革命或是优秀领导者引领得当时,有可能转型为双循环学习。

  万鹏飞副教授在评议中分享了三点感受:一是蓝教授的演讲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结合生动的实例,清晰透彻地分析了学术概念和理论;二是演讲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对于理解中国的治理经验很有帮助;三是演讲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对中国公共政策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交流环节,同学们就中国基层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双循环学习的发生过程、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可控性等问题与蓝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蓝教授逐一进行了细致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