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创新发展与政策实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田杰棠研究员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发表演讲
2022年11月26日晚,应维多利亚网站平台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田杰棠研究员以《中国的创新发展与政策实践:回顾与展望》为题,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发表演讲。本次讲座由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田凯教授主持,封凯栋副教授担任评议人。受疫情因素影响,本次讲座采取线上方式进行。
讲座伊始,田杰棠研究员从理论层面介绍了创新经济学。他回顾了从投资驱动到结构主义再到新结构主义的发展经济学变迁史,其中新结构主义是新古典和结构主义的“新综合”,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解释力更强,但对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解释力不够。他认为,必须从科学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发展经济学,他分享了关于创新经济学的三个基本认识:第一,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迭代的、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科技创新的过程;第二,市场机制的本质在于刺激创新而不是实现静态的一般均衡,企业家的作用至关重要;第三,科技创新外部性较强,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一般通过专利制度、政府资助和减税来弥补。因此,可以从创新角度丰富发展经济学。
之后,田杰棠研究员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到1984年,主要任务是科技体制和科研体系的恢复重建。第二阶段是1985年到本世纪初,主要任务是向市场进军。第三阶段是本世纪初到2011年,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四阶段是2012年至今,主要任务是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科技自立自强。十九大以来,我国不断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对创新的认识不断增加。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接下来,田杰棠研究员分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种产业创新模式。模式一是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模式,这是一个从追赶到创新的过程,也是东亚国家普遍经历的追赶模式。模式二是科研成果转化模式,通过校办企业、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科研人员“下海”等方式实现技术转化。模式三是“硅谷式”创业模式,通过基础性技术与天使投资结合,获得风险投资,实现成功创业,是我国相对于其他东亚国家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也涌现出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包括技术创新型、管理创新型、商业模式创新型三种类型。
讲座第四部分,田杰棠研究员分享了他关于区域创新实践中两个问题的思考。他首先讨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平衡问题。区域创新能力在不断拉大,是我国现状,也是世界性规律,需要国家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科普、基础设施等发展机会。他还讨论了区域创新一体化问题。当前我国已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一体化区域,但也面临着独立核算的经济指标体系、从水平分工到垂直分工、促进极化的虹吸效应、舍近求远的蛙跳效应和不可弥合的公共服务差距等障碍。他认为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前期重点应是创新合作,通过利益共享机制降低要素壁垒。
紧接着,田杰棠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科技创新的成就与差距,并从三个视角展望了我国的创新政策。总体来看,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在大幅增加,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稳步上升,但存在科技创新质量不足的问题。他进一步提出了观察未来我国创新政策的三个视角:第一个视角是我国自身发展阶段的转换。他建议要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国有资产创新活力,加强建设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专业转移机构,探索收益比例合理化分配机制;第二个视角是美国进行科技“脱钩”。他建议要坚持开放创新,争取更多友好国家支持,探索技术移民等开放制度。同时,要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型举国体制关键时刻可以发挥作用,但不能泛化;第三个视角是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他建议要寻求发展与规范平衡的治理框架,管住新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底线,同时也要对平台经济中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继续包容。讲座最后,田杰棠研究员分享了他对中国特色创新文化的理解,包括求知、尊贤、纳新、包容等四个方面。
封凯栋副教授分享了聆听田杰棠研究员讲座的感受。他首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全面回顾,认为田杰棠对中国创新发展政策的分析全面而深入,体现了他在该领域的长期积累和深厚功力。进而,封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三点思考:一是区域创新不平衡问题的中美比较,即通过分析美国区域创新不平衡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影响,可以对我国产生哪些启发?二是温州模式与深圳模式对比,如何探索市场与国家作用的平衡关系,如何从成功案例中发掘国家引导市场的运作机制?三是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对外开放与自立自强的平衡关系?
田杰棠研究员与封凯栋副教授就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同学们与田杰棠研究员就国有企业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