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周飞舟教授在北大公共政策论坛发表演讲
2021年6月5日晚,应维多利亚网站平台MPA教育中心邀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长江学者周飞舟教授在廖凯原楼437报告厅以《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为题发表演讲。本次讲座由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MPA教育中心主任田凯教授主持,政治学系主任张长东副教授担任评议人。
周飞舟教授长期从事城乡社会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上有多篇论文发表,著有《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等学术专著。周飞舟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即1980年至1994年的工业城镇化阶段,1994年至2012年的土地城镇化阶段和2012年至今的人口城镇化阶段。他指出,中国每个阶段的城镇化都在解决前一阶段的遗留问题,而财政关系是透视城镇化进程的核心分析要素。
在工业城镇化阶段中,财政包干制促成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城镇化特征。财政包干制发源于“下管一级”的政治体制,各级政府通过对下级政府财政状况进行分类,在原有“统收统支”制度上增加了“超收有奖,欠收不补”的激励机制,由此刺激了地方政府“公司化”及创办乡镇企业创收的行为,进而形成了费孝通先生描述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城镇化特征。但这样的模式导致了三大问题:一是地区差异不断增大,二是央地关系明显失衡,三是乡镇企业利润率下降。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土地城镇化加以解决。
在土地城镇化阶段中,分税制促成了土地、财政、金融“三位一体”的城镇化特征。周飞舟教授介绍了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指出流转税中的增值税改革是财政关系变革核心,由此形成了中央地方财政由“四六开”变成“六四开”、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分离、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等三大效应。地方政府在面临财权与事权倒挂问题时,选择通过把农村集体用地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手段、出让土地获得直接收入的财政手段和使用城市建设用地向银行抵押贷款的资金手段,形成了土地、财政、金融“三位一体”的经营和扩张城市的运作方式。但这样的模式因缺乏人口流入与产业支撑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通过人口城镇化加以解决。
周飞舟教授认为,在人口城镇化阶段,流动人口市民化、就地就近城镇化是潜在的发展方向。他通过费孝通先生对流动人口与社会稳定性关系的思考,结合多年积累的田野调查经验,指出家庭和文化是影响流动人口决策的关键因素。讲座最后,周教授提出了新家庭生命周期模型,通过生动的访谈素材揭示了流动人口的行为逻辑与价值取向。他指出,若要解决流动人口“离乡-返乡-下代再离乡”的循环问题,通过城乡一体化和县乡村一体化,产生县域产业经济,支持返乡人口过既非农村也非城市的城乡生活,或许是一条潜在出路。
张长东副教授对周飞舟教授的演讲进行了评议。他指出,周飞舟教授从税收政治出发对中国城镇化过程进行了独到研究,并以丰富的社会阅历及调查资料为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之后他分享了两例新家庭生命周期的故事,指出未来城镇化进程如果不能以人为本,周教授提出的循环还将不断发生。最后他引用《大学》“国不应以利为利,而应以义为利”作结,呼应周飞舟教授名作《以利为利》,鼓励在座同学以义为利,为推动中国社会公平作出贡献。
讲座最后,同学们与周教授就以义为利的现代阐述、未来地方财政的出路、县域经济与返乡人口的协调模式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