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纪念专栏|赵宝煦先生生平

  赵宝煦(1922-2012),著名政治学家、国际政治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赵宝煦先生祖籍浙江绍兴,1922年11月18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家庭,自幼随父读书识字,10岁入小学插班读书,凭着勤奋刻苦取得优秀成绩。1935年9月到1942年7月,先后在北京市立二中和私立兢存中学完成了中学学业。1942年,为摆脱日本占领和黑暗统治,先生毅然抛弃汪伪政权把持下的北大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学籍,经历千辛万苦,辗转数千里南下到达昆明,并于1943年11月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学习。次年,为致力民族救亡,转入政治系,师从张奚若、钱端升、吴恩裕等老一辈政治学家学习政治学专业。

  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复校,赵宝煦先生回到北大政治系继续学业,1948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在北大任教。1952年院系改造后政治学系被取消,先生被调至新建的马列主义教研室,担任马克思主义基础课教员。1954年12月到1957年12月,担任北大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为培养建国后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0年北京大学重建政治学系,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率先建立的政治系,赵宝煦先生是该系的创始人之一,于该年底回系主持工作,先后任副系主任、代理系主任。1964年,北大政治系易名为国际政治系,并成立亚非研究所,先生担任系主任和副所长,为我国政治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打下了扎实基础。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赵宝煦先生受到激烈政治运动的冲击,被迫靠边站和进行劳动改造。

  1973年6月,先生复出担任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长。1978年复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1979年响应邓小平“补课”号召,赵宝煦先生为重建中国政治学会和恢复政治学教学做了重大贡献,与丘晓、夏书章、徐大同、王惠言并称为新中国政治学“五老”,于1980年共同创立了中国政治学会,1988年创立了北京市政治与行政学会等重要学术组织。

  1981年,北大国政系建立政治学专业,1983年北大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政治学博士点,1985年起正式招生。1982年,赵宝煦先生主编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学原理教材,奠定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原理体系;他主持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政治学理论博士点和国际政治博士点,由此成为为数不多的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政治学理论博士和大批政治学与国际政治学科专业人才,为政治学科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了骨干力量。1988年,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成立,赵宝煦任系学科评议组(学术委员会)成员。同年,为推进我国政治学研究的科学化,赵宝煦先生主持创立了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该中心现已经成为国家治理战略和公共政策调查研究的重要咨询和支持机构。

  赵宝煦先生研究涉猎广泛,在政治学基本理论、中国政治、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和国际政治等方面皆有建树。院系改造前其主要为政治学系学生讲授“中国近代史”课程,院系改造后则在政治学系讲授“十月革命史”等课程。

  赵宝煦先生是新时期政治学科的带头人,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奉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多年参与谋划和引领政治学科建设和发展,为北京大学和国家政治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他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评议组副组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学科评审组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及顾问,北京市政治与行政学会会长及名誉会长、国际政治科学协会(IPSA)执行局委员等重要职务。在这些岗位上,先生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使得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政治学科的发展融合一体。为此,2010年中国政治学会恢复重建30周年之际,先生荣获中国政治学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而先生借鉴古今中外,回顾中国政治学科百年历程,对于期间政治学科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关于我国政治学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求真务实、遵循科学的真知灼见,更是集中体现了他对于我国政治科学发展的精髓概括、历史见证、切身体验和殷殷期许。

  赵宝煦先生富有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是面向世界而开风气之先的政治学者。从1981年开始,先生先后出访了美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国政治学科的发展进程和状况,宣传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向世界展示稳定、友好、开放与和谐的中国。与此同时,先生在促进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先生的这些努力和贡献,使他成为中国政治学科和国际政治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代表性著名学者。1985年,先生当选为国际政治科学协会执行局委员,成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人。

  2012年1月21日,赵宝煦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0岁。可以说,自西南联大时期转入政治学系学习以来,赵宝煦为北京大学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为北京大学政治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世纪学人,赵宝煦先生不仅见证和经历了我国现代政治学科的艰难生成和发展,参与和推进了我国当代政治学科恢复重建的奠基和进步,而且广泛涉猎社会、哲学、政治、文化和国际关系研究,孜孜以求,探索人类社会政治本质和发展规律、中华民族复兴和走向高度文明的治理之道,深得精要,形成了丰富深厚的政治思想,这些思想实是我国社会文化和政治学科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编自王浦劬《宝煦先生政治思想初释》,原载于《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

  与金安平、王怀乐《新气象·政启航:学者大家说(七):赵宝煦》。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