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读书会】罗祎楠助理教授为本科生导读《早期中国对创新与技艺问题的论辩》

  5月27日晚,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读书会在线上顺利举办。本期读书会邀请政治学系助理教授罗祎楠为同学们导读中国政治思想史著作《早期中国对创新与技艺问题的论辩》,共55位同学参加此次活动。

  《早期中国对创新与技艺问题的论辩》的作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普鸣(Michael Puett),该书英文版于2001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于2020年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系由作者在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的博士论文改写而成,追溯并比较了上古时期思想家关于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论述,为理解中国古典文明提供了重要视角。

  罗老师以“‘回向历史本身’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为主题展开对本书的导读。他首先发问:读书是为了什么?阅读书籍需要思考两个根本问题:该作品为什么对作者重要,以及为什么对“我”(即读者)重要。罗老师指出,只有明确了这两个问题,才能使自己和作品之间产生思想联结。就本书而言,上古时期思想家不断求索的时代问题是如何理解新的国家形态。在抽象层次,本书主要通过思想比较方法,探寻中国早期思想如何在文化与自然的张力中理解“作”。这个问题之所以对现代重要,是因为在西方语境中,中国作为“他者”的国家形象长期以来是模糊的,人们对中国文明属于连续性还是断裂性形态有所争议,因此需要回溯中国古典思想史寻找答案,才能更清晰地刻画中国的文明形态。

C:\Users\GUANGM~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28b30c176753943f55f4d4e5fa17d6.png

  罗老师进一步阐释本书观点。本书所讨论的“作”又被释作“起”,即“使……兴起”,比如西方现代国家的兴起就是“作”的结果,是人为文化与自然发生断裂的产物。作者基于希腊哲学中主观认识客观的认识论模式,从应对客观条件的“理念”与“方案”两个维度理解思想,以“文化和自然之间的张力”为框架对古代思想加以诠释。与西方简单预设中国文化与自然具有连续性不同,本书通过展示思想家以多元方式解释其所处时代的“作与不作”的关系,突出了历史复杂性。普鸣教授从经典文本出发,着力展现了不同思想家对文化—自然关系的不同回答,其间表现出巨大差异性,也具有共同特征。当然,罗老师提醒同学们,本书呈现的思想是作者理解中的思想家们对世界的理解,而一旦转换思想前提,可能会得出不同结论。

  了解古人思想对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有何意义?罗老师以接受核酸检测为例,引导大家进行了一场思想实验,带领大家思考:应用古代思想家根据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所生发的思想,是否有助于廓清我们当下面临的困惑?换言之,古人的思想和我们的生活有多远距离?他结合“子畏于匡”的故事,指出如果我们设想处于古人当时的情境,便能够对事物进行不同的阐释、赋予不同的意义,从而搭建起我们与古代思想之间的桥梁。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结合文献阅读的思考和体会,围绕本书是否采用阐释学的理论脉络、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对理解中国政治思想的价值、是否存在其他让作者和读者产生意义联结的途径等问题展开讨论和提问,罗老师一一回应、深入评析。读书会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